介绍贵州省桐梓县PPT
地理位置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之间。它地处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东邻重庆市綦江区...
地理位置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北纬27°57′-28°54′、东经106°26′-107°17′之间。它地处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东邻重庆市綦江区,南连遵义市汇川区、绥阳县,西毗毕节市大方县,北接重庆市南川区、重庆市武隆区。全县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8%。行政区划桐梓县辖2个街道、20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县政府驻娄山关街道。人口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桐梓县常住人口为625077人。桐梓县境内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布依族、畲族、哈尼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等28个民族。历史沿革桐梓县历史悠久,古夜郎文化发源地之一。汉置鄮县,隋置夜郎县,唐置荣懿县,明置桐梓县,1950年桐梓县人民政府成立。桐梓是“中国方竹笋之乡”。境内有“夜郎国”遗址、楚米傩戏、花秋苗族踩山节、新站苗族滚山珠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桐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桐梓县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煤炭、天然气、硫铁矿、铁矿、铅锌矿、铝土矿、磷矿、石膏、钾矿、锑矿、方解石、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重晶石、硅石、耐火粘土等2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40亿吨,探明储量25亿吨,占贵州省的17.6%,占遵义市的32.6%,居贵州省第三位,为江南12个省区之冠;天然气远景储量45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5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天然气田;石灰石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其中优质石灰石储量50亿吨以上,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石灰石基地。水资源桐梓县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以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为主,赤水河、綦江河次之。县境内有大小河流78条,总长1300余公里,流域面积31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0.6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8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3万千瓦。经济发展桐梓县是遵义市工业发展重点县之一,2006年被列入全省煤炭工业重点县和20个经济强县之一。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建材、机电、特色食品、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能源、化工、建材三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建成元田、楚米、花秋、松坎、燎原、水坝塘、九坝等工业园区(小区)。2020年,桐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旅游景点桐梓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娄山关战斗遗址、小西湖、夜郎国遗址、天门河、官仓农运遗址、岩灰洞古人类遗址、海龙屯军事古堡、玛瑙山营盘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中,娄山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关跨两省,三尺走龙蛇”之誉。教育资源截至2020年,桐梓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40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6824人;初中2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在校生36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