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宫内窘迫PPT
概述胎儿宫内窘迫(intrauterine fetal distress)是指孕妇、胎儿或胎盘的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危象,表现为胎心率及一系...
概述胎儿宫内窘迫(intrauterine fetal distress)是指孕妇、胎儿或胎盘的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危象,表现为胎心率及一系列代谢和反应的改变,并危及其生命和健康的综合症状。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病因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高血压、慢性肾炎和妊高征等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急性失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子宫胎盘血运受阻急产或子宫不协调性收缩等:催产素使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脐带可能受压等胎儿因素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颅内出血等胎儿畸形脐带、胎盘因素脐带和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氧及营养物质的输送传递通道,其功能障碍必然影响胎儿不能获得所需氧及营养物质。脐带血运受阻如脐带过长、过短,脐带缠绕、打结、扭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或胎盘功能不全等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如过期妊娠、胎盘发育障碍(过小或过大)、胎盘形状异常(膜状胎盘、轮廓胎盘等)和胎盘感染等其他如孕妇使用麻醉药及镇静剂过量,抑制呼吸;催产素使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产妇高热,引起呼吸、心率加快,机体耗氧量增加等。临床表现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于分娩期,多因脐带因素(如脱垂、绕颈、打结等)、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妇处于低血压、休克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胎心率变化、羊水胎粪污染、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毒。胎心率变化胎心率是了解胎儿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胎心率>160次/分尤其是>180次/分,为胎儿缺氧的初期表现(孕妇心率不快的情况下)胎心率<120次/分尤其是<100次/分,为胎儿危险征象出现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或(和)胎心率基线缺乏变异时提示胎儿缺氧严重胎心率改变不能只凭一次听诊而确定应多次检查并改变体位为侧卧位后再持续检查数分钟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入羊水中,羊水呈绿色、混浊Ⅰ度浅绿色Ⅱ度黄绿色、浑浊Ⅲ度呈棕黄色、稠厚羊水胎粪污染不一定是胎儿窘迫的征象胎动急性胎儿窘迫初期,表现为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及次数减少,进而消失酸中毒胎儿酸中毒时,胎血pH<7.20,出生后易于引起新生儿窒息,表现为面色苍灰,吸气三凹征阳性,复苏困难及死亡率高慢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往往延续至临产并加重。其原因多因孕妇全身性疾病或妊娠期疾病引起胎盘功能不全或胎儿因素所致。临床上除可发现母体存在引起胎盘供血不足的疾病外,随着胎儿慢性缺氧时间延长而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指标,每日监测胎动可预知胎儿的安危。胎动消失后,胎心在24小时内也会消失,故应注意这点羊水胎粪污染胎儿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血流再分配,肾血流减少,胎尿生成减少及胎粪排入羊水中,羊水呈黄绿色或浑浊胎儿电子监护异常胎心监护可发现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率<5次/分,或出现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等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通过B超对胎儿进行生物物理评分(BPS)检查,包括胎动、呼吸、肌张力、羊水量4项指标,若评分≤4分者可提示胎儿窘迫诊断根据胎心率、胎动、羊水污染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进行诊断。胎心率改变胎心率>160次/分,尤其是>180次/分,为胎儿缺氧的初期表现(孕妇心率不快的情况下);胎心率<120次/分,尤其是<100次/分,为胎儿危险征象。胎心率改变不能只凭一次听诊而确定,应多次检查并改变体位为侧卧位后再持续检查数分钟。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入羊水中,羊水呈绿色、混浊。胎儿电子监护在胎儿电子监护上出现以下图形,均提示胎儿窘迫的可能。晚期减速胎心率减速多发生在宫缩高峰后,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重度变异减速胎心率减速幅度>70次/分,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延长减速胎心率减慢至<110次/分以下,持续时间>150秒胎心率基线缺乏变异胎心率基线水平在110~120次/分,细微变异≤5次/分,提示胎儿酸中毒胎动急性胎儿窘迫初期,表现为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及次数减少,进而消失。酸中毒胎儿酸中毒时,胎血pH<7.20,出生后易于引起新生儿窒息,表现为面色苍灰,吸气三凹征阳性,复苏困难及死亡率高。鉴别诊断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应与早产、过期妊娠、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及前置胎盘等鉴别慢性胎儿窘迫主要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鉴别治疗一般治疗左侧卧位,吸氧、补液,避免使用麻醉剂及镇静剂。经上述处理,胎心率恢复正常,可继续观察;否则应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病因治疗母体血氧含量不足补氧、纠正酸中毒、提高母体血压和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儿的血氧供应输血当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压积<0.25时,应考虑少量多次输血,以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消除病因如为宫缩过强引起者,应抑制宫缩;如为催产素使用不当引起者,应立即停用;如为胎盘早剥引起者,应立即终止妊娠胎盘功能减退超过预产期者应及时终止妊娠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或估计胎儿娩出后有存活可能者应剖宫产结束分娩胎儿因素胎儿有危及生命的畸形如无脑儿、严重的脑积水、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等,应终止妊娠胎儿成熟后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脐带或胎盘因素脐带缠绕、打结、脱垂或过短等均应迅速终止妊娠胎盘早剥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胎儿宫内状况,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胎盘功能不全者应根据胎儿成熟度及胎儿宫内状况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终止妊娠应根据胎儿窘迫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应尽快助产经阴道娩出胎儿宫口尚未开全胎儿窘迫不严重,可吸氧(面罩供氧),通过提高母体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同时嘱产妇左侧卧位,观察10分钟,若胎心率变为正常,可继续观察。若因使用催产素宫缩过强造成胎心率异常减缓者,应立即停止静滴催产素胎儿窘迫严重或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应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预防预防胎儿窘迫,需从孕妇开始做起。孕妇需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各种高危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重度贫血等。妊娠晚期应进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进行处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预防预防胎儿窘迫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一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措施的实施。健康教育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包括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强调定期产检的重要性提醒孕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胎儿窘迫的高危因素对孕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手段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宫内状况孕期管理对孕妇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保证孕妇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求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等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孕妇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分娩期管理在分娩期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率、胎动和羊水情况,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的迹象根据胎儿窘迫的程度和原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在分娩过程中合理使用催产素等药物,避免药物过量或不当使用引起的胎儿窘迫家庭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应给予孕妇充分的支持和关心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减少孕妇接触有害物质和不良因素的影响总结胎儿窘迫是孕期和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预防胎儿窘迫需要综合实施健康教育、产前检查、孕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通过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胎儿窘迫的高危因素,加强分娩期的监测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水平。同时,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孕妇的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母婴健康的社会环境。产后观察与处理产后观察分娩后,对于新生儿应立即进行评估和观察,确保没有因胎儿窘迫而导致的并发症。观察的内容包括:新生儿阿普加评分评估新生儿的肤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反射和活动情况,以判断新生儿的状况持续胎心率监测对于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应持续监测胎心率,以评估心脏功能呼吸监测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产后处理复苏措施对于阿普加评分低或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应立即进行复苏措施,包括正压通气、胸外按压和药物治疗等保暖确保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中,预防低体温预防感染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营养支持确保新生儿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支持其生长发育心理支持对于经历胎儿窘迫的孕妇和家庭来说,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孕妇和家庭应对焦虑、恐惧和自责等情绪。此外,家庭成员和社会也应给予孕妇和家庭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教育宣传加强胎儿窘迫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医疗机构等多种渠道,普及胎儿窘迫的预防、识别和处理方法,提高孕妇和家庭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总结胎儿窘迫是一种严重的孕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和提高母婴安全水平,需要综合实施多方面的措施,包括预防、产前检查、孕期管理、分娩期管理、产后观察与处理、心理支持以及教育宣传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孕妇和胎儿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孕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