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光未然PPT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诗歌背景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在他经历过地下党的领导之后,于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诗歌内容开篇诗歌开篇即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黄河的远景。“近镜头”则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雄壮气势和力量。“望黄河滚滚”的叠句,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这一冲天动地的呐喊引入,为赞颂黄河作了强有力的铺垫。主体歌词主体部分先以“啊!黄河!”的重复,作为感情的引线,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幅辽阔、高远的画面作为第一个大层次,然后又以“啊!黄河!”开始第二个层次,把“黄河之水天上来”与“奔流到海不复回”两个内容相近的诗句连在一起,再以“啊!黄河!”开始第三个层次,将“九曲连环”与“浩浩荡荡”两个表现黄河特征的词组合,又配以“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的主观感受,把黄河的形象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把黄河的气魄描写得淋漓尽致。最后的由“啊!黄河!”引领的第四个层次,则把歌词推向感情的高潮,使全篇浑然一体,首尾呼应,同时又以“保卫黄河”的反复吟唱作结,为“保卫黄河”主题的凸现起到了强化作用。结尾歌词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它十分注意词句的锤炼,如“奔向东南”一语,把黄河由西北高原一路东下的雄浑气势与奔向大海的壮阔图景跃然纸上。此外,如“掀”“奔”“劈”等动词,都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黄河一往无前的雄伟气势。诗歌情感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个“望”字,引出了对黄河形象的描写。诗歌风格《黄河颂》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结语《黄河颂》不仅是一首歌颂黄河的诗歌,更是一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它唤起了我们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敬仰,激发了我们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献身的热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