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缅怀先烈PPT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皇帝还曾下诏将扫墓正式定为祭扫祖先的法定节假日。祭祖的含义祭祖是华夏民族重视孝道、礼敬祖先的一种文化传统。行祭礼,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认为祖先的魂魄会在这一天返回家园,祭拜有助于其魂魄返回,并不为害人间。因此,后人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缅怀先烈的意义清明节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先烈们的牺牲和奋斗。因此,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不仅要祭拜祖先,更要缅怀先烈,铭记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先烈的英勇事迹黄继光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人地堡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邱少云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杨靖宇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日军认为杨靖宇是位难得的将才,在东北的抗日部队中很有声望,在“剿灭”抗联的过程中,他们千方百计捉拿杨靖宇,妄图从他身上打开缺口,瓦解抗联部队。日军在杨靖宇牺牲后,将其头部割下,又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壮烈殉国,为东北抗日联军优秀指挥员之一。传承先烈精神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要通过祭扫烈士墓、瞻仰烈士纪念碑、观看革命历史影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主题展览、组织网上祭英烈等形式,来缅怀先烈,传承他们的精神。铭记历史我们要铭记先烈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历史的教训和反思,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珍视和平我们要珍视和平,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努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幸福安康。同时,我们也要居安思危,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砥砺前行先烈们的精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社会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清明节的传统习俗除了祭祖和缅怀先烈,清明节还有许多传统的习俗。踏青踏青是春天郊游的一种活动。由于踏青大多在清明时节,因此也被称为清明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们走出家门,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折下嫩绿的柳枝,戴在头上,或者插在家门前,寓意着迎接春天的到来,祈求平安和幸福。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人们将自己制作或购买的风筝放飞到天空中,欣赏风筝在蓝天白云中翱翔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荡秋千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结语清明节是一个充满哀思和感恩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祖和先烈,感恩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更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