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PPT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中,“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二、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三、不征税收入以下收入为不征税收入: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四、免税收入以下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五、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七、税收优惠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以及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等,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同时,对这类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可以按照协定税率或者安排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八、反避税措施为了防范和打击避税行为,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了一系列反避税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进行特别纳税调整防止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规避税收对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对企业实施避税行为且税务机关调整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后企业仍不按照税务机关调整后的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结论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涵盖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各类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等。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所得税法还规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然而,为了防范和打击避税行为,企业所得税法也规定了一系列反避税措施。因此,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应当遵守税收法规,避免避税行为的发生。税收征管与纳税申报1. 税收征管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工作由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按照法定的期限和程序进行纳税申报,并按时足额缴纳税款。2. 纳税申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企业所得税一般采用年度申报的方式,即企业应在每年度终了后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税款。3. 税务检查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包括对企业的账簿、凭证、报表等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检查,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检查。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协助。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企业所得税法的行为,如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税务机关将依法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企业所得税法的适用与解释企业所得税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对于企业所得税法的适用和解释问题,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负责。同时,企业所得税法也授权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与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企业所得税法也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国家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对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结论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广泛且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企业应全面了解并遵守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和要求,合理规划税务筹划和风险管理策略,以确保依法纳税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力度和提高征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税收服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