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古诗PP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传说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已非赤壁之战的旧址,苏轼所游之赤壁在湖北黄冈县西。词中写赤壁,则是将眼前景和心中事浑然融为一体,为后面的描写开路。"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苏轼重点要写的是"周瑜",故下阕便全从周瑜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纶巾"形容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三句,是从赤壁想到自己,深情地发出了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句,是全词的总括语,也是一篇的枢纽。上阕所描写的景物,所抒发的感情,都是由此生发而出。"一尊还酹江月",则又是由此生发而得。词意承上句抒发,却又另提一事以反衬。这里照应开头,既与"大江东去"相呼应,又与"人生如梦"相联结,为全篇做了一个有力的收束。这样一首蕴藉深广的作品,在题材、笔调上都是对传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