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科普PPT
月经的定义月经,也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大姨妈、见红,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别的动物之间。这种周期性的子宫出...
月经的定义月经,也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大姨妈、见红,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别的动物之间。这种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现象,是有规律性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行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月经的生理机制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menstrualcycle)。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行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在月经周期中,卵巢发生一系列形态和功能变化,包括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及退化。在生育期,卵巢周期性排卵,排卵通常发生在月经前14天左右,由此排卵后生成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撤退后形成月经。月经的周期性变化1. 增生期(卵泡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形成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2. 分泌期(黄体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黄体生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此期特点为: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核下空泡,为分泌早期的组织学特征。3. 月经期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行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4~6日。月经的生理作用月经可以促进造血功能月经引起机体经常性地失血与造血,使女性的循环系统和造血系统得到了一种男性所没有的“锻炼”,它使女性比男性更能经得起意外失血的打击,能够较快制造出新的血液以补足所失血液。实践证明,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男女,因意外失去相同比例的血,男性会因此而致死,而女性则有抢救成功和最终康复的可能可以判断是否怀孕育龄期女性,如果月经过期10~15天,可能是怀孕的信号,这时可以购买试纸测试尿液,或就诊检查月经能发现隐藏的疾病如果女孩已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或者女性既往曾有过正常月经,现停经三个月以上(不包括因妊娠、哺乳、绝经所致),就要检查是否有生殖道下段闭锁、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卵巢肿瘤、脑垂体肿瘤或功能低下、内分泌或消耗性疾病。除此以外,月经的时间、量、伴随症状的变化也是发现和诊断许多疾病的重要线索月经的注意事项注意卫生经期要注意清洗,避免感染合理饮食经期要注意饮食,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痛经避免剧烈运动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高等,以免引起月经量增多或痛经注意保暖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痛经或月经不调以上是月经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月经或其他女性健康的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康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