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PPT
一、商业贿赂的定义与特点(一)商业贿赂的定义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此处所称的财物,是指现...
一、商业贿赂的定义与特点(一)商业贿赂的定义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此处所称的财物,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所称的其他手段,是指除上述财物外,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以外的财物利益或者其他好处,例如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给付财物以外的其他利益的手段。(二)商业贿赂的特点行贿主体是经营者迄今为止,这是各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的通例,而其他国家一般都不是将其局限于经营者,行贿主体要比我国广泛得多行贿目的是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即谋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以获得订单、销售份额和利润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通过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二、商业贿赂的危害商业贿赂危害严重,既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又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惩治。三、商业贿赂的成因(一)商业贿赂产生的社会根源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法则、市场规范及市场运行机制等尚未完全形成。与此同时,旧的体制、制度以及观念仍在发生作用。在此情况下,一些经营者为了寻求不正当的利益或竞争优势,就会采取包括商业贿赂在内的各种不正当手段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但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法律体系来专门遏制商业贿赂行为。现行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制裁力度明显不够,对受贿人的处罚要轻于对行贿人的处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社会道德规范的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导致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淡化,这是商业贿赂滋生和蔓延的社会文化根源(二)商业贿赂产生的经济根源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是不正当竞争的一种形式,其产生与竞争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必然存在竞争。一些实力不强、技术不过硬、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商业贿赂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不惜采取违法手段,包括商业贿赂(三)商业贿赂产生的法制根源立法不完善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商业贿赂行为的制裁力度明显不够,对受贿人的处罚要轻于对行贿人的处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执法不力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等现象,从而使得商业贿赂行为屡禁不止四、商业贿赂的认定(一)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商业贿赂的主体是经营者此处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要素商业贿赂的目的是为销售商品或者购买商品即为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商业贿赂的对象是单位或者个人这里所说的单位,是指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商业贿赂的对象之所以包括单位,是因为单位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能够成为行贿的主体。能够成为商业贿赂对象的个人,一般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他们是单位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可以决定或者影响经营。至于非经济活动的个人,一般不能成为商业贿赂的对象商业贿赂的手段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五、商业贿赂的防范与治理(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国家应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律,明确商业贿赂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为打击商业贿赂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武器加大执法力度执法机关应加强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涉嫌商业贿赂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慑(二)加强企业自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对商业贿赂的认识和抵制能力(三)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政府应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商业贿赂氛围加强媒体监督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形成舆论压力(四)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各国应加强反商业贿赂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跨国商业贿赂行为加强执法协作各国应加强执法协作,共同开展反商业贿赂行动,形成国际合力六、商业贿赂的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医药公司商业贿赂案某医药公司为了获取医院采购药品的订单,向医院负责人行贿,并承诺给予回扣。经过调查,该行为被认定为商业贿赂,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受到法律制裁。该案例是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医药公司为了获取商业利益,采用行贿手段,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该案例表明,商业贿赂不仅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坚决打击。(二)案例二:某跨国公司商业贿赂案某跨国公司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取竞争优势,通过行贿手段获取政府采购项目。该行为被曝光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经过调查,该公司被认定为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受到严厉处罚。该案例是跨国商业贿赂的典型案例,跨国公司利用其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行贿手段获取商业利益。该案例表明,商业贿赂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商业贿赂行为。七、商业贿赂的未来趋势与对策(一)未来趋势跨国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呈现出跨国化的趋势,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日益增多手段多样化趋势商业贿赂手段不断翻新,除了传统的财物贿赂外,还包括提供旅游、娱乐等非物质利益(二)对策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反商业贿赂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商业贿赂行为,形成国际合力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不断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明确商业贿赂的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为打击商业贿赂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企业应加强自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社会应加强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加强媒体舆论监督总之,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应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