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公文规范PPT
公文格式1. 公文纸使用A4型纸左侧装订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地头(下白边)为35mm±1mm,左白边(订口边)为28mm±1mm,右白边(翻口...
公文格式1. 公文纸使用A4型纸左侧装订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地头(下白边)为35mm±1mm,左白边(订口边)为28mm±1mm,右白边(翻口边)为26mm±1mm2. 公文用字字体字号一般使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3. 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版头1. 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2. 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3. 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4. 发文机关标志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5. 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代码、发文顺序号。联合行文,一般的以主办机关为主编制发文字号6. 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上行文应当标注所有联署机关的签发人姓名公文主体1.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2. 主送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3. 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4. 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5. 发文机关署名6. 成文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7. 印章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8. 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9. 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公文版记1. 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如有抄送机关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抄送”二字,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的,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2.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3. 分隔线公文版记中的分隔线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公文用纸和排版1. 用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允许偏差见GB/T 1482. 排版装订要求不掉页,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裁切后的成品尺寸允许误差±2mm,四角成90°,无毛茬或缺损其他注意事项公文中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公文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公文应当标注页码页码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置于版心外下角,编号方式一般采用“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请注意,以上公文规范是一个简化版本,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行政机关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更为详细和严格的公文规范,以确保公文的正式、规范、准确和高效。公文的语言和表达1. 语言规范符合汉语语法和表达习惯,避免使用生僻字、异形词和错别字2. 表达清晰公文的内容应当表达清晰逻辑严密,条理分明,便于理解和执行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公文的处理和归档1. 公文处理公文处理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传递、办理、保管、立卷、归档和销毁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2. 公文归档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及时整理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公文的电子化处理1. 电子公文格式如OFD、PDF等2. 电子公文的处理确保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公文的监督和责任1. 公文监督对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传递、办理、保管、归档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2. 公文责任公文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违反公文处理规定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法律责任以上是关于行政机关公文规范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包含了公文格式、版头、主体、版记、用纸和排版、装订要求、语言和表达、处理和归档、电子化处理以及监督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请各行政机关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公文的正式、规范、准确和高效。同时,随着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文规范也应当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公文的安全和保密1. 公文保密等级公文根据其内容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分为不同的保密等级,如“绝密”、“机密”、“秘密”等公文的保密等级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和涉密范围确定并在公文版头中明确标注2. 公文保密措施对于涉密公文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确保公文在起草、审核、签发、传递、办理、保管、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涉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等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传递严禁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方式传递涉密公文3. 公文解密和降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涉密公文的保密等级可能需要调整或解除公文的解密和降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确保公文的安全和合理利用公文的培训和指导1. 公文处理培训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对公文处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公文处理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公文规范、公文处理流程、公文安全保密等方面2. 公文处理指导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公文处理指导机制对公文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和解决公文处理指导可以通过制定指导手册、提供在线咨询等方式进行公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1. 公文信息化行政机关应当积极推进公文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公文信息化可以包括电子公文系统、公文流程管理系统等2. 公文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政机关应当探索公文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公文数字化转型可以包括纸质公文的数字化转换、电子公文的归档和存储等方面的内容附则1. 解释权2. 实施日期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3. 其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以上是行政机关公文规范的完整版本,涵盖了公文处理的各个方面。请各行政机关结合实际工作,认真执行公文规范,确保公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变化,公文规范也应当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