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人物介绍 生平 作品PPT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丁敬并称“西泠印社三大巨擘”。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杰”。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生平吴昌硕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7岁赴杭州诣著名书画家任阜长,后又至上海从胡正言学画,艺事大进。中年得友人资助,赴任安徽歙县县丞,不久去官,寓居苏州,刻苦钻研,临习古印。40岁后,往来于苏州、上海之间,与任伯年、蒲华、虚谷等交往密切。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与众多名家交往,对绘画艺术刻苦钻研,终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杰出艺术家。吴昌硕的艺术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40岁前为临摹学习期;40岁至50岁为变法期,也就是“师法自然”的写生期;50岁至60岁为成熟期,艺术上趋于成熟,形成个人独特风格;60岁后为鼎盛期,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代宗师。作品绘画吴昌硕擅长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擅长书法,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以书入画,把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形成其特有的风格。他的写意花卉受潘天寿、朱屺瞻、王个簃、王震、许麟庐、吴东迈、王西野、王铸九等的推崇。他画梅、兰、竹、菊、荷、水仙、牡丹、月季、山茶、葡萄、石榴、桃子、佛手、葫芦以及松、柳、松石、梅石、葡萄藤萝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静雅之感。特别是他画的梅花、紫藤、水仙、牡丹等,更是神完气足,充满生机,充分体现了他的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书法吴昌硕的书法篆刻艺术造诣深厚,尤精篆刻,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他的书法以篆书、行草见长,笔力雄健,气势浑厚,布局精巧,风格独特。他的篆书作品,线条圆润,结构紧凑,布局自然,气韵生动。他的行草作品,笔画豪放,气韵连贯,墨色淋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篆刻吴昌硕的篆刻艺术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他的篆刻作品,刀法精湛,布局巧妙,风格古朴,充满金石气息。他的篆刻艺术成就,在清末民初的印坛上,影响深远。总的来说,吴昌硕的艺术成就卓越,他的作品在绘画、书法、篆刻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充满了个性魅力,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