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提纲的11条PPT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第三条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四条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第五条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第六条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七条人的社会性质,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人与人的最本质的区别。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不把概念当作实践去理解,而是当作现成的、既成的、从概念到概念的东西去理解,——看到这些,就不会奇怪,为什么从十七世纪英国唯物论开始直到费尔巴哈为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为什么在这些先生们把物质看作是第一性的同时,不得不把形式看作是第二性的,而这两个东西是彼此完全分离的,——物质只是在思想中、在意识中才是存在的,而思想、意识只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第十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十一条提纲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和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阐述自己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的重要文献。提纲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仅仅从客体或直观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的缺陷,提出要从主体方面、从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同时,提纲也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和革命实践的意义,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和形式看作彼此完全分离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提出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的观点。这些原则和方法论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续)第十二条(额外补充)哲学家们往往只是纸上谈兵,他们热衷于构建庞大的理论体系,却很少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真正的哲学家应该不仅是思想家,更应该是实践家。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行动来验证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第十三条(额外补充)人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超验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在实践中,人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自由。实践不仅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人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自由的过程。第十四条(额外补充)实践具有革命性和创造性。它不仅能够改变外部世界,也能够改变人自身。通过实践,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还能够创造出新的世界和新的自己。第十五条(额外补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种理论或观点,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得到广泛认可,才能被认为是真理。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我们的理论。第十六条(额外补充)实践是历史的动力。历史的发展不是由某种超自然力量或神秘力量推动的,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推动的。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第十七条(额外补充)实践是人与世界之间的桥梁。人通过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联系和互动,不断改变世界也改变自己。实践使人成为世界的主体和创造者,也使世界成为人的舞台和背景。第十八条(额外补充)实践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的实践活动也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发展和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体现在精神生产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第十九条(额外补充)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来制定实践策略和方法,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第二十条(额外补充)实践是自由的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人能够摆脱各种束缚和限制,实现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同时,实践也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担当责任。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十一条及额外补充内容,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