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斯基人物介绍PPT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尤其注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斯基与皮亚杰是同时期的人物,但不同于皮亚杰认知发展泛宇宙统一的观点,维果斯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教育背景与早期经历维果斯基在1917年从主修文学的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开始进行文学研究。在大学期间,他就已经酝酿写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的论文,这一首篇科学研究论文最终在1915-1916年完成。这篇论文作为历史文献,反映了他在大学时期的思维模式。1917-1923年,维果斯基在一所学校中教授文学和心理学,同时负责成人教育中心的剧场部门。在此期间,他发行了Verask这份文学刊物,并出版了他的第一个文学研究——艺术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Art)。这段时期,维果斯基开始对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产生兴趣,并逐渐转向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与实践1924年之后,维果斯基的兴趣完全转向了心理学。他搬到莫斯科,先在心理机构工作,后来在他自己设立的残障机构中工作。他主持了属于人民教育委员会的生理残障及心智障碍儿童教育系,并在共产教育学院、莫斯科第二大学以及位于列宁格勒的教学机构中授课。在1925年到1934年之间,维果斯基聚集了一大群擅长于心理学、残障及心理异常等领域的年轻科学家一起工作。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其中,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渐掌握各种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等),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了两种工具的理论:一种是物质工具,如劳动工具,它们帮助人们改变自然环境;另一种是心理工具,如语言、符号等,它们帮助人们改变心理环境。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工具的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他提出了“内化”的概念,即儿童通过模仿、练习和反思等过程,将外部的社会文化经验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教育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代表作品与影响维果斯基的代表作包括《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和《思维与语言》。在《思维与语言》中,他详细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中介结构的理论观点。这些作品不仅对前苏联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维果斯基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到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视。他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为后来的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维果斯基的卓越贡献使他成为心理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