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PPT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法律意识的分类法律意识本身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其中,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阶段。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它以理性化、理论化、知识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形式。法律心理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情绪、愿望、心理定势和直觉的总和。这是法律意识的最低层次。社会舆论是法律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基于对法律现象的共同感受而形成的、可以相互传播的法律心理趋向就是社会舆论。法律思想体系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理论的、理性的概括和认识。它与法律心理的区别在于:法律思想体系是系统的、自觉化和理论化的,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在现代社会,法律思想体系通常表现为系统的法学理论、学说和意识形态。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形成有赖于法律的存在和发展,其发生和发展都要以法律为物质载体。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中,则同人们的政治观密切联系。法律意识具有阶级性,在阶级消灭之前,超阶级的法律意识是不存在的。法律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法律意识往往集中反映先进阶级的利益,在阶级社会里通常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作用法律意识在国家法律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其阶级统治和法制建设中占统治、主导地位,体现该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规定法制建设的方向。其次,法律意识对法的制定和实施也有重大的影响,反映和引导法的制定和实施,人们在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法律意识的影响和指导。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丰富和发展法的内容,改善法律调整机制,使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得到更充分的实现,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保障,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违法行为。同时,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也需要法律制度本身的现代化,只有法律制度本身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才能为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