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犯罪案件侦查PPT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公司、企业的管理法规,采取各种...
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一)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公司、企业的管理法规,采取各种手段,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的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特征本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法规,实施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公司、企业利益的行为。本类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类犯罪中除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以外的其他犯罪。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除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表现为故意外,其他犯罪均表现为故意。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一)本类犯罪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他类罪的界限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他类罪,在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客体不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他类罪侵犯的客体则分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同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法规,实施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公司、企业利益的行为;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他类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的行为(二)本类犯罪内部各罪之间的界限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包括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虚假破产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等罪名。各罪名之间因犯罪构成要件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处罚(一)虚报注册资本罪《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数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四)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五)妨害清算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五)妨害清算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六)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七)虚假破产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九)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十)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十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十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徇私舞弊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十四)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即为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处罚规定。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保护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准确认定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依法惩处犯罪分子,以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秩序。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侦查要点(一)立案侦查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立案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负责。在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自行发现犯罪线索后,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初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二)收集证据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应当依法收集与犯罪有关的各种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笔录等。同时,侦查机关还应当注意收集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证据。(三)采取强制措施为了保证侦查的顺利进行,侦查机关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采取强制措施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四)审查起诉侦查终结后,侦查机关应当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对侦查机关移送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提起公诉;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五)审判程序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审判程序,一般适用普通程序的公诉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应当依法对被告人进行审判,听取被告人的辩护意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并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预防与监管(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公司、企业管理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公司、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三)强化外部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司、企业的外部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公司、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公司、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语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是一类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强化外部监管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发生,维护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