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青岛即墨PPT
即墨区,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部。秦代置县,古称即邱、即墨,西汉时为即墨侯国。宋代即墨三里,因在胶莱三水之交而得姓即墨,县治大沽...
即墨区,山东省青岛市辖区,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部。秦代置县,古称即邱、即墨,西汉时为即墨侯国。宋代即墨三里,因在胶莱三水之交而得姓即墨,县治大沽河畔,临潮距海之西东三里处。近邻黄海、渤海、交通以河连岛路、东靠莱、淄,西依、范阳河平原腹地,南接胶州、胶南,北临莱阳、莱州。即墨区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通济街道、潮海街道、灵山街道等9个街道。人口为1336570人(截至2020年末),常住人口在青岛四区中排名第三,首位城市功能基本形成。即墨蓝谷海洋科学与智慧区(蓝谷)、大沽河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西部枢纽产业发展区(发展)、东部滨海度假休闲旅游区(旅游)四大功能区建设齐头并进。拥有滨海公路、青威路、青银路等国省干线和多条客货铁路纵横交错,与青岛、烟台、威海形成三小时城市圈。即墨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秦代设县,古称即邱、即墨,西汉时为即墨侯国。宋代即墨三里,因在胶莱三水之交而得姓即墨,县治大沽河畔,临潮距海之西东三里处。明初并入鳌山卫,明中期恢复建县制并划归平度州。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后将即墨划为其势力范围。1949年划为山东省青岛专区。1950年重新建县制。1958年与崂山合为崂山即墨县级市。同年11月划归青岛市领导。1961年撤市复县归山东省青岛市领导。1982年1月改为青岛市辖县。1992年10月设立即墨市(县级)。2017年10月30日撤销县级即墨市成立青岛市即墨区。即墨花边大套小套加工生产工艺、亦称"发制品”,其特点是在乳白色的毛线经编织后呈现出对称的图案,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品。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秦汉时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置即邱县,属齐郡管辖。西汉时期,刘邦分封田横于即邱,封邵广为即邱侯;田横死后又封其从属高遂为即邱侯;前汉高后四年(前24),赵王张敖国相贯高被刘邦的征虏大将军柴武斩杀于咸阳后也以即邱为封地;前汉景帝四年(前153),封胶东康王少子刘寄于即邱为胶东康王;后汉时封乐安不其侯王吉为即邱侯;魏晋时期刘表任青州刺史驻广饶;南北朝时设置青州刺史驻广固城管理山东地区南部诸州军政大事,南齐时析置长广郡于不其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除长广郡复置青州,治所移至胶莱河以东的逢陵城;隋朝改郡为州;唐时改为胶西国治所移至古不其城。宋元明清时期宋时改胶西为安王;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移除安王称号改为胶州;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改胶州为直隶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直隶州为散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除安王称号改为即墨;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二十九日,改即墨为即墨县。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属莱胶道;民国十六年(1927)道被废除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山东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