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对帕金森患者面部肌张力问题的治疗作用PPT
什么是帕金森?帕金森病是除阿尔茨海默病以外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世界上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有什么症状?最常见的运动症状之一是面部运动...
什么是帕金森?帕金森病是除阿尔茨海默病以外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世界上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有什么症状?最常见的运动症状之一是面部运动迟缓, 包括面部运动的减少和减慢,可能影响面部的上、下 部。在上部,表现为眨眼率与眨眼幅度下降;在下部,表现为颌骨和上唇位移幅度减小,其临床表现为 情绪化(非自发性)和非情绪化(自发性)的面部表情减少。面部运动迟缓导致自发性面部表情和非自发性面部表情的丧失,称为面部低运动障碍,而 PD 患者因面部肌肉僵硬产生的自发性面部表情减少, 称为“面具脸”。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逆转和治愈的有效方法,加之老年病人自身条件和用药的局限性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非药物干预方法。非药物疗法包括作业疗法、物理疗法、正念冥想、音乐疗法等,其中音乐疗法成本低、容易实施,并且能够改善帕金森病人的运动、非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肝肾不足、虚风内动,主病在肝、肾,治疗多以滋补肝肾、熄风定颤为主。杨思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诊治中,观察到本病患者多苦于四肢肢体沉重、肌肉强直感、紧绷不适,提出“脾虚络阻”乃是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脾胃亏虚为病之本,络脉阻滞为病之标。杨老师认为: 脾主肌肉,脾气足,肌肉丰润、鲜活,人的面部才能生动而富有活力。若脾气亏虚,则面部肌肉僵硬,活动不灵,缺乏面部表情。流涎亦是帕金森氏病常见的临床伴见症状之一,杨老师认为:该症的出现也是责之于脾,脾虚收摄无力,导致口涎自出。杨老师提出“脾虚络阻”是颤证的基本发病机制,“健脾和络”乃本病的治疗大法。临症根据正气与病邪虚实偏重,而采取补虚为主,或驱邪为主。五音与五脏配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肝,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在音为羽,在志为恐”。由此可知角为木音,通于肝,在志为怒;徵为火音,通于心,在志为喜;宫为土音,通于脾,在志为思;商为金音,通于肺,在志为忧(悲);羽为水音,通于肾,在志为恐。五行音乐的主治功效五音归于五行,通于五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不同音调的乐曲不仅可用于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的疾患,还可以治疗相关脏腑的疾患。角为木音,通于肝,能促进体内气机的上升、宣发和展放,具有疏肝解怒、养阳保肝、补心利脾的作用徵为火音,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上升,具有养阳助心、补脾利肺、泻肝火的作用宫为土音,通于脾,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具有养脾健胃、补肺利肾、泻心火的作用商为金音,通于肺,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具有养阴保肺、补肾利肝、泻脾胃虚火之功效羽为水音,通于肾,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潜降,具有养阴、保肾藏精、补肝利心、泻肺火的功效--------浅探《黄帝内经》中五行音乐疗法五行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声波波动与所归经络产生共振的原理,通过经络循行来影响脏腑气血、调节情志。-----五行音乐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负性情绪干预的研究。面部分侯脏腑体系各自分布的位置心 —— 两目之间肺 —— 两眉之间脾 —— 鼻头肝 —— 鼻柱肾 —— 两颧稍下旁面颊处------《黄帝内经》中面部分侯经络与面部分侯脏腑体系总结与比较徵调、商调音乐能够诱发中等强度的喜悦、悲伤情绪,且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和自主神经反应的变化具有一贯性对音乐主题进行文字解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和自主神经反应的变化不同主题的徵调、商调音乐能够诱发不同强度的喜悦、悲伤情绪。竞赛主题的徵调音乐诱发的喜悦情绪强度更高,复仇、思乡、送别、兴替主题的商调音乐诱发的悲伤情绪强度更高。不同性别的被试在音乐情绪反应上存在差异,人格类型、音乐偏好与情绪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