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算法学习PPT
数据挖掘是一个跨学科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它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社会学、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
数据挖掘是一个跨学科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它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社会学、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隐藏在其中的、不为人知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1]^。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异常检测算法接下来我们逐一介绍这些算法。1.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关联规则挖掘是寻找大量数据中项集(itemset)之间有趣的关系,通过设立一个最小支持度阀值和置信度阀值来寻找项集之间的有趣关系【2]^。Apriori通过寻找频繁项集,然后根据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是一种有效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的缺点是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许多改进算法,比如FP-Growth算法2. 分类算法分类是利用训练数据集,通过建立分类模型(如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等)将未分类的数据进行分类,或者预测未分类数据的类别【3]^。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它是一种以树形结构进行决策的算法。决策树算法有ID3、C4.5、CART等朴素贝叶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简单概率分类器,它的优点是简单易用,对小规模数据集表现良好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广泛用于模式识别、回归分析以及分类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数据挖掘中,SVM主要是用于分类和回归分析K近邻K近邻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分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特征空间中,如果一个样本的最相邻的k个邻居中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3. 聚类算法聚类是将一组对象(或实例)按照某种相似性度量标准分为不同的组,使得同一组内的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近性),而不同组的对象之间具有较低的相似性^[4]^。K-meansK-mean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将样本分为K个簇(cluster),使得每个样本到其所属簇的中心点的距离之和最小。K-means的主要缺点是需要事先确定K值,且对噪声和异常值敏感DBSCAN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事先确定簇的个数,对噪声和异常值不敏感。它的缺点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半径参数层次聚类层次聚类分为自上而下(Divisive)和自下而上(Agglomerative)两种方法。自上而下的层次聚类开始时将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簇,然后不断将最大的簇分裂为两个簇,直到每个簇只包含一个样本。自下而上的层次聚类开始时将每个样本作为一个簇,然后不断合并相邻的簇,直到所有样本都在一个簇中4. 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序列模式挖掘是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一种挖掘模式,即从时间序列数据中找出出现频率大于用户给定阈值的子序列^[5]^。Apriori在关联规则挖掘中介绍过Apriori算法,它也可以用于序列模式挖掘,通过不断发现频繁k项集(长度为k的序列频繁出现),然后再利用频繁k项集产生候选k+1项集,判断这些候选集是否满足最小支持度要求,如果满足则为新的频繁k+1项集,否则剪枝。这个过程一直迭代下去,直至没有新的候选集生成FP-GrowthFP-Growth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它通过构造FP树(Frequent Pattern Tree)来压缩存储频繁项集的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地发现频繁项集5. 异常检测算法异常检测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指识别出数据中明显不同于其它数据的观测值^[6]^。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这种方法根据数据的统计分布进行异常检测,如Z-score、IQR等基于距离的异常检测这种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