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英雄模范人物故事,传承中国精神PPT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中国精神。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不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中国精神。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不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传承了中国精神。雷锋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 9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焦裕禄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革命烈士,初名焦禄,山东博山人。原任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王进喜王进喜(1938年-1970年),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战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1970年4月,王进喜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因胃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终年47岁。钱学森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7年12月8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工程师(部长级待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技术与科学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的“功勋卓著的荣誉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学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程技术科学的先驱、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工程师。钱学森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影响力和贡献不仅体现在中国的科技领域,也深深影响了全世界的科技界。他的科学精神和卓越成就,成为了中国科技事业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后来者。钱学森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航天科技和工程控制论,他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在中国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他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钱学森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员。他始终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后,不辞辛劳地投身于中国的科技事业中。他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周围的人。钱学森的逝世让全世界感到惋惜和悲痛,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他的故事和贡献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中国的科技事业中,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杨靖宇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他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杨靖宇的英雄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他的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他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体现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中,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和进步。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在年轻时便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他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他前往德国和苏联学习军事,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朱德都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和高超的领导能力。他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重要事件,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重要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朱德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体现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和进步。他的精神品质和领导能力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八、刘胡兰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尚未满15周岁。毛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刘胡兰的事迹被各种媒体广泛报道,她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黄继光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 9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他的精神品质和牺牲奉献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邱少云邱少云(1926年7月12日-1952年10月12日) ,男,汉族,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播和颂扬,他的精神品质和牺牲奉献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