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平和黄大发的事迹PPT
徐立平的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
徐立平的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练就了一手绝活,追求完美和卓越。他的操作误差不超过0.2毫米,没有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有力保证了国家重点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徐立平的精益求精在药面整形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的原则。药面平整是药面整形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徐立平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了手感敏锐、技艺精湛的绝活,他能够根据不同配方、不同批次的火药特性,进行认真分析、细心研究,摸索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整形技术。同时,他还注重不断改进工具和操作方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徐立平的奉献精神由于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殊性,药面整形需要连续工作多天,期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甚至不能上厕所。但徐立平从未因此而抱怨或退缩,每次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他说:“我是国家培养起来的技能工人,我不干谁干?”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徐立平的传帮带作用作为班组长和技师,徐立平非常注重对年轻工人的传帮带作用。他经常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和经验,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他的带领下,班组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多次被评为厂级优秀班组和集团公司级青年文明号。黄大发的先进事迹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团结村名誉村支书、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硬是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黄大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韧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黄大发的艰苦奋斗黄大发所在的草王坝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为了解决村民们的温饱问题,黄大发从1989年开始担任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并提出了修建“大发渠”的计划。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他带领村民们自己动手,历时36年,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期间,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从未放弃过。他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令人敬佩。黄大发的为民服务精神黄大发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在修建“大发渠”的过程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头在陡峭的山崖上进行施工。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让群众先喝上水,我自己再喝。”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在他担任村支书期间,他一直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