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小故事课件PPT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战,其高级将领...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战,其高级将领皆由中国共产党员担任,中国共产党曾由于进行长征而与其失去联系,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作战;1935年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指示发表八一宣言,1936年2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依共产国际的指令,将所属部队联合地方义勇军筹组东北抗日联军。因日军围剿,1940年,抗联活动范围和人员大量减少,抗联一部进入远东地区,并将部队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而留在国内的部队分散潜伏,进行收集情报、建立武装,宣传抗日等工作。东北抗联的英勇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是一个关于东北抗联的小故事:背景1937年,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开展了残酷的“三光政策”,许多抗联战士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坚持战斗。其中,有一支由杨靖宇率领的抗联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深处,与敌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战斗经过在一次侦察中,杨靖宇发现了一个日本军事据点,决定组织突袭。然而,由于敌人数量过多,加上地形不利,战士们陷入了困境。杨靖宇果断决定,利用长白山的冰雪地形,进行一场突围。在冰天雪地中,抗联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艰难前行。一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但没有人退缩。在激烈的战斗中,杨靖宇亲自指挥,鼓励战士们坚持到底。战斗结果经过一整夜的激战,抗联战士们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这场战斗打击了敌人的士气,为抗联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杨靖宇的牺牲尽管成功突围,但杨靖宇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被敌人追踪并最终在1940年2月23日于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一同战死的还有他身背的枪和套鞋中的一些馒头和炒面。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军将其遗体解剖,发现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场的日本人无不震撼,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满洲民族之魂”。后世纪念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故事意义冰趟子战斗充分展示了东北抗联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然坚持抗日斗争、不畏强敌的革命精神。这场战斗不仅打击了敌人的士气,也为抗联部队争取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和时间。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