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PPT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著作时,把该提纲作为这一著作的附录发表。提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思想来源、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表明了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初步拟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轮廓,从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分析来代替。”这是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的彻底否定。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一—不懂得唯物史观,它们的历史观不同于唯物史观,因而是不彻底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提纲》中,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观点表明,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也不是由人的抽象的“类”特性决定的,而是由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他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观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要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同时,实践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鲜明的特征。历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历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个观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通过具体的、现实的革命实践来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必须基于对现实社会的科学分析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必须基于对现实社会的科学分析。”这个观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未来社会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基于对现实社会的科学分析得出的。同时,这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才能正确地预见未来社会。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文献之一,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通过阅读这篇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深刻的启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