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介绍英语PPT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教育经历袁隆平先后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农作物专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遗传育种专业。职业生涯工作经历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1年袁隆平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3年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介绍了选育11个水稻三系及4个水稻二系的材料、配组计划和全计划设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86年6月18日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用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不可能再有大的发展,突破杂种优势利用必须选用多个亲本去杂种优势利用有可能向两系法转变;进一步利用多个亲本复合杂交优势的重点应放在杂种优势累加性上。”确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路线1987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袁隆平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任国际水稻顾问1988年袁隆平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6月被聘为湖南省政府参事2000年获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7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4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7年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研究成果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荣誉成就袁隆平获得了许多国内和国际的荣誉和成就,其中包括:198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1985年袁隆平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1987年袁隆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88年袁隆平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袁隆平获得首届“亿利达”农业奖1995年袁隆平获得“全国十大杰出科技人物”称号2000年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04年袁隆平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7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袁隆平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4年袁隆平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7年袁隆平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此外,袁隆平还被授予了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和名誉教授称号。社会评价袁隆平的杰出贡献和卓越成就,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实力和水平。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在国内外广为传颂,也成为了人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袁隆平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