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盼望祖国统一的人—辛弃疾PPT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南宋著名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其词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南宋著名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其词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之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多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生平经历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力主抗金辛弃疾生长在金国,少年时目睹汉民备受欺辱的唾骂、耻笑,再加上南宋朝廷的主和政策,使他心中时刻铭记着民族压迫和仇恨。他成年后,当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报仇时,他却又积极主张抗金。他始终坚持认为只有用战争手段才能重新恢复中原,来报亡国之恨。正因为他把主动抗击金兵、光复中原作为一件伟大的事,所以他对南宋统治下苟安的人民还有所寄托,对国家的前途还有信心,因此当被别人攻击他贪恋美宅、歌舞宴欢时,他写了著名的《永遇乐》词反驳。作品风格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谦甚至称其为“稼轩体”。他的作品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之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他的写景的词作视野开阔,气势雄壮;他的抒情作品往往情感激昂,变纵横驰骋为沉郁顿挫。他的爱国词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如《水龙吟》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他描山绘水的笔力本来是相当惊人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又将一个“龙吟”这样充满精气神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就非常自然了。后世评价辛弃疾的词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风格多样,技法高超,艺术特色鲜明。善于创造铺叙和白描相交融的艺术章法以及变幻莫测和最能反映个性的结构方式也是辛词的重要特色。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猛果敢精神,同时又有所发展,表现为沉郁、纵恣、自信的品格和积极用世的精神。所以后人评价他为:“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晚年遭遇辛弃疾的晚年颇为凄凉。他虽然凭借着其出色的词作获得了当时文坛的极高声誉,但他的抗金主张却并未被采纳。他多次被贬谪,远离了政治中心,心中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仍然以一个爱国者的身份,持续地为人民发出强烈的呼声,表达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眷恋。影响及贡献辛弃疾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他的爱国精神、豪放词风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历史所铭记,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总的来说,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坚持抗金、力主统一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他的作品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无愧于被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