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村超PPT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处东经108°04′09″-108°44′29″、北纬25°06′09″-26°05′23″之间。东...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处东经108°04′09″-108°44′29″、北纬25°06′09″-26°05′23″之间。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剑河县毗邻。县城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17千米,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80千米。全县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村超的地理环境榕江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部倾斜,山脉与山间溶蚀盆地、河谷相间。河流分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以都柳江、龙江、榕江为骨架,呈树枝状展布于县境中南部。县内各主要河流沿岸多发育有Ⅰ—Ⅲ级阶地,高程均在80米以上,面积约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村超的气候条件榕江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1550毫米;年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7.6℃,无霜期307天。村超的民族文化榕江县是苗、侗等民族聚居地区,具有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古迹有始建于明代的中央城(又名石纽山城)等。音乐舞蹈丰富多彩,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滚龙舞蹈、苗族芦笙舞等。地方特产有锡利贡米、肉牛、油茶、茶叶、柑桔等。民族工艺品有苗族绣花衣裙、侗族龙凤图案的刺绣被面和马尾绣背带等。村超的经济状况2021年,榕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03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4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25.8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0.33亿元,增长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969元,增长7.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9%、24%和44.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30.6:26.3:43.1调整为30:27.3:42.7。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6%。村超的教育事业截至2022年,榕江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89所(含教学点),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5所(民办1所)、初中学校14所(民办1所)、完全小学79所(民办1所)、教学点8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5666人(含特殊教育),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463人、高中阶段学生826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5577人,高中阶段在籍学生2683人)、初中阶段学生13744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9701人,初中阶段在籍学生4043人)、小学阶段学生22299人。全县现有教职工2895人(含特岗教师),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77人、普通中学教师1495人、小学教师132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访问榕江县人民政府官网或咨询当地相关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