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黄鹤楼作者毛泽东PPT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创作背景《菩萨蛮·黄鹤楼》是创作于1927年4月27日的词。此时,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了革命,致使国民革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武汉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土地问题的决议案》中指出:由于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受到惨重的打击,“中国的反动势力这时已完全把农民困住了,把革命拉倒了”。同时决定在保持国民党左派旗帜下准备武装起义。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贺龙、叶挺、汪精卫等去武汉组织武装起义。不久,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第15军驻在武汉的夏斗寅部和第4军驻在长沙的许克祥部在长沙举行叛乱。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立即以叶挺、贺龙两部以及其他革命军在武汉起义,组织革命委员会,通过政治纲领,实现土地革命,组织革命军队,准备进攻南京;派周恩来为全权委员前往武汉,组织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毛泽东也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奔赴武汉。8月1日凌晨2时,起义军按照预定计划开始行动。8月7日在武汉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决定组成以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为首的中共全权代表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告全党党员书》、《中央政治局决议》和《土地问题决议案》等文件。会议决定将中国国民党中央工人纠察队和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8月10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并在这时参与领导秋收起义。8月20日离开长沙赶赴安源部署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经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缺乏集中统一指挥等,起义最初虽取得一些胜利,但因受到严重挫折而失败。最后被迫把军队化整为零,疏散到农村进行游击战争。毛泽东后来指出:“我们党真正懂得军事的是朱德和我。我们两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要大于彭德怀、林彪等人。”诗词鉴赏《菩萨蛮·黄鹤楼》这首词,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在内容上紧密结合现实的斗争形势和参加决议会议人们的情绪、愿望来抒写,既具有高度的鼓动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地方色彩。其次是在艺术手法上大胆运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推心置腹地表现了我们心里要说的话”,直截了当、一语破的,“不吞吞吐吐”,因而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再次是语言浅显明畅、通俗易懂,“中国的事情要由中国人来作主张”,“农民问题才是中国人民的大问题”,这些既明白如话又极有分量的语言出自农民出身的战士之口,就更加有力。第四是音节优美和谐,“读起来铿铿有力”,使人们“心里痛快”。诗词原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