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宣传PPT
引言山东建筑大学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农、管、文、法、艺术等交叉融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山东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引言山东建筑大学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农、管、文、法、艺术等交叉融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山东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历史沿革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济南城市建设学校,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城建类中等专业学校。198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是改革开放后山东省最早的高等工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学校由隶属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划转隶属山东省教育厅管理。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2006年,山东建筑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74人,占比39.11%;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45人,占比2.27%。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团队、科研团队14个。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645人。学科建设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2个研究(设计)院,61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造价等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工、理、管、文、法、农、艺术7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土木工程、建筑学),5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市政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教学设施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设备,包括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70个。此外,学校还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创新创业环境。教学质量学校始终坚持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同时,学校还拥有多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科研实力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校拥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涉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社会服务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学校设有多个社会服务机构和平台,如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学校设有多个文化艺术社团和组织,如艺术团、文学社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渠道。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学术研究等活动。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总结与展望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学生发展与社会责任学生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社会责任山东建筑大学始终坚持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学校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学校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支教等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山东建筑大学位于济南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校园文化山东建筑大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设有多个文化艺术社团和组织,如艺术团、文学社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致远”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追求和愿景。学校还拥有自己的校歌和校徽,彰显了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底蕴。结语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创新与未来发展创新驱动山东建筑大学注重创新驱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学校鼓励师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支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未来发展面对未来,山东建筑大学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和资源。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学校还将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山东建筑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使命,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山东建筑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社会服务山东建筑大学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学校设有多个社会服务机构和平台,如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中心等,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面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山东建筑大学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抓住机遇。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面对未来,山东建筑大学充满信心和希望,将继续努力奋斗,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