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PPT
家庭病床规章制度家庭病床建床对象老年病人因年老体弱,患慢性疾病且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医有困难者,适宜在家庭医疗、康复、护理者急性期过后仍需继续治疗、康复...
家庭病床规章制度家庭病床建床对象老年病人因年老体弱,患慢性疾病且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医有困难者,适宜在家庭医疗、康复、护理者急性期过后仍需继续治疗、康复者,或诊断明确,需长期治疗、观察者晚期肿瘤病人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者残疾人因病情需要适合在家庭医疗或康复者其他适合在家庭医疗、康复、护理的病人建床程序建床申请由患者家属向建床医生提出建床申请,并填写《家庭病床建床申请表》,一式两份,经社区责任医生确认、签字,并加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交患者家属建床审批患者家属持《家庭病床建床申请表》到患者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办理审批手续建床实施建床医生接到《家庭病床建床申请表》后,应在一周内安排建床事宜,并在《家庭病床建床申请表》上注明建床时间家庭病床管理家庭病床医生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担任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统一派出每位医生建床数量一般不超过5张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超过10张建床医生应对建床病人进行查床和巡诊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查床(巡诊)后应认真、如实填写《家庭病床工作手册》建床医生对建床病人实施治疗时应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书写相关医疗文书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床医生应与建床病人或其家属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明确服务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争议解决途径等建床医生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合理用药建床医生应告知建床病人或其家属家庭病床医疗服务的范围和局限性引导病人或其家属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医疗原则家庭病床服务应坚持“三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为建床病人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床期间若建床病人病情出现变化或需要其他医疗服务时,建床医生应及时与病人或其家属沟通,并引导其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建床医生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建床医生应在建床结束后2周内将建床期间的医疗文书整理归档并按要求填写《家庭病床报表》,及时上报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家庭病床查床与巡诊建床医生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每周至少2次到建床病人家庭查床或巡诊,每次查床或巡诊后应认真、如实填写《家庭病床工作手册》查床或巡诊内容包括询问病人病情,检查病人生命体征,检查治疗执行情况及疗效,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提出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康复意见,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或其家属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建床医生查床或巡诊时若发现病人病情有变化或所患疾病超出其服务能力时,应及时引导病人或其家属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办理撤床手续建床医生查床或巡诊时若病人不在家或因故不能接受查床或巡诊时,应提前与病人或其家属联系,另行约定时间家庭病床撤床建床病人经治疗疾病痊愈或病情稳定,不需要继续治疗、康复时,建床医生应及时办理撤床手续,并在《家庭病床工作手册》上注明撤床时间建床病人或其家属要求撤床时建床医生应了解其原因,并视病情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办理撤床手续建床病人若因病死亡建床医生应及时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在《家庭病床工作手册》上注明死亡时间,同时办理撤床手续建床医生应在撤床后2周内将撤床病人的医疗文书整理归档并按要求填写《家庭病床报表》,及时上报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家庭病床医疗服务与质量控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家庭病床工作制度、规范和服务流程,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确保家庭病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家庭病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以上是关于家庭病床规章制度的详细内容。通过规范家庭病床的管理和服务流程,可以确保家庭病床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为病人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