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PPT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79年。这部作品首次在哥本哈根皇家剧...
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79年。这部作品首次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的“黑暗剧场”进行了一次不为公众所知的试演,同年12月21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皇家剧院首次公开上演,从而轰动了整个挪威社会。这部作品在欧美各国相继上演,成为世界各国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剧情概述《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戏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角色介绍娜拉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出身于一个中小资产阶级家庭,热爱劳动,为人善良,较为容易满足个人生活上的美好愿望。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了赔偿被海尔茂伪造的借据,她不惜冒名举债,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替丈夫谋得一个相当好的职位;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她又不顾一切地替丈夫去借债。但当她发现,自己已成为丈夫的玩偶,一切美好愿望都成了泡影时,便毅然出走海尔茂海尔茂一方面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他还是一个男权中心思想的拥护者。海尔茂表面上很爱自己的妻子,愿意为她花钱,可实际上他只把年轻美貌的妻子当做玩具,叫她“小鸟儿”“小松鼠”。从来没把妻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允许她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当娜拉背着他冒名借债,他的自私自利便暴露无遗,他勃然大怒,骂娜拉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簿公堂主题思想《玩偶之家》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提出并探讨了妇女解放问题。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了偿还为丈夫治病的借款,娜拉在情人林丹太太的引荐下,从事了一些社会工作,与冷酷的、虚伪的资产阶级上层社会有了接触。这使她从家庭的小天地里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她勇敢地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偿还这笔债务。娜拉的女性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觉醒。她终于看清了,自己在家中只不过是一个供丈夫驱使的“玩偶”,于是她毅然出走。艺术特色《玩偶之家》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结构严谨,它巧妙地把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展示紧密地结合起来。全剧分为三幕,每一幕都高度集中地描写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同时又和其他幕形成鲜明的对照。全剧矛盾冲突的发展和解决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娜拉的性格变化,层层深入,丝丝入扣,使得情节发展既波澜起伏又富有逻辑性。社会影响《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它通过娜拉形象的塑造,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娜拉的出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法律、道德、宗教、妇女地位等问题的有力控诉,是对男权中心思想的有力批判。在剧本中,易卜生提出了“精神死亡”与“物质死亡”的概念,并借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虚伪和罪恶。《玩偶之家》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人们关注妇女地位问题,激发了妇女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勇气。同时,这部作品也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世界戏剧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