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吕不韦PPT
吕不韦(约公元前292年—约公元前235年),字子明,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是战国末年的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也是秦国的重要宰相。商...
吕不韦(约公元前292年—约公元前235年),字子明,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是战国末年的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也是秦国的重要宰相。商业成就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禹州),扶植秦国流亡公子嬴异人上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通过经营商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涉足政治领域。政治生涯在政治上,吕不韦模仿战国四公子,招致天下志士,食客多达三千人。他还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后来秦朝统一天下,此书作为杂家经典被保留下来。然而,随着秦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为秦王,吕不韦被拜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登相位后,模仿战国四公子,招致天下志士,食客多达三千人。他与嫪毐密谋叛乱,被嬴政发现后,受到牵连。最终,在嫪毐之乱平定后的一年,即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吕不韦被免去丞相职务,迁居河南封地。不久,他又被贬谪到蜀地,吕不韦深感恐惧,于公元前235年(秦王政十二年)饮鸩自尽。思想贡献吕不韦的思想主张主要是“大一统”,他认为天下一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同时,他也提倡“无为而治”,认为君主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预政事。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的来说,吕不韦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商业和政治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