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PPT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通常发生在产后1~2周,也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其发病率的高低与产前、产时的处理及产褥期护理质...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通常发生在产后1~2周,也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其发病率的高低与产前、产时的处理及产褥期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病因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胎盘、胎膜残留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粘附在子宫腔内的小块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可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基底部血管开放,引起大量出血蜕膜残留产后一周内正常蜕膜脱落并随恶露排出,若蜕膜剥离不全或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血窦关闭,也易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子宫切口感染、组织对合不良、缝合技术欠佳等均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或裂开而引起出血感染以子宫内膜炎症多见,可引起胎盘附着面复旧不良和子宫收缩欠佳,导致血窦关闭不全而引起出血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两侧端其他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均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症状产妇在分娩24小时后出现大量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多少不定,或持续或间断,或反复出现,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出血,同时产妇可伴有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体征检查所见依出血原因而不同,胎盘、胎膜残留者,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大于停经周数,宫口松弛,有时可见残留组织堵塞宫口;子宫内膜炎者,子宫有压痛,并可有发热;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者,在腹部可见子宫切口一侧向外膨出,并有血液自该处流出,或形成腹壁血肿,子宫体柔软压痛。若出血凶猛,短期内大量失血,常导致休克诊断根据分娩24小时后出现的大量阴道流血或反复出血,妇检子宫增大、变软、宫口松弛,有时可见残留组织堵塞宫口,患者常有失血过多、休克等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需注意与月经复潮鉴别。鉴别诊断月经复潮特点是阴道流血发生在正常产褥期之后,而且与恶露的性状相似,无其他异常表现子宫黏膜下肌瘤确诊需依赖B超检查子宫小肌瘤红色变性时可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及局部压痛等,B超检查可协助确诊宫颈息肉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妇检可发现宫颈外口有息肉,摘除后无不规则出血治疗治疗原则为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少量或中等量出血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子宫收缩剂及支持疗法大量出血应在静脉输液的条件下行刮宫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迅速促进子宫收缩及止血,术后继续给予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疑有胎盘组织残留立即行刮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后给予宫缩剂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所致出血可行保守治疗,若无效则应果断地行剖腹探查,视裂口情况行清创缝合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甚至子宫切除预防做好计划生育避免计划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次数,从而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及感染机会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时做到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切口向两侧角延伸,提高缝合技术,术后切口积极抗感染。在剖宫产术中、术后早期发现子宫切口有活跃性出血时,应立即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髂内动脉结扎等止血措施正确掌握产后雌、孕激素使用指征及方法晚期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加强产褥期的护理和监测,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也是保障产妇健康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