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邓稼先PPT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核工业部...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早年经历邓稼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受父亲的影响,邓稼先从小就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1929年入读于北京武定侯胡同小学,1935年毕业于北京四存中学(现北京市第八中学)。1941年,他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对物理学的探索之旅。留学经历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他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被美国国立图书馆收藏。归国贡献1950年,邓稼先回到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奋斗的生涯。他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他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邓稼先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又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他与于敏等人合作,按照“邓一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个人荣誉邓稼先曾荣获多项荣誉和奖项。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他荣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他各荣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个人生活邓稼先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常常为了一个难题废寝忘食地工作,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平易近人、谦逊低调的人。他从不张扬自己的成就和荣誉,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结语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