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PT
概述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生产效益,本规程详细规定了马铃薯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地、施...
概述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高产、高效、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保证生产效益,本规程详细规定了马铃薯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选地与整地2.1 选地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作为马铃薯的种植地,避免在涝洼地和前茬使用过豆威、豆磺隆、普施特等农药的地块种植。2.2 整地最好在秋季进行深翻25-30厘米的整地工作,如果秋季未进行深翻,必须在春季原垄沟深松一犁,耕深要达到18-20厘米。深松的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施肥3.1 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5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将肥料均匀撒在地表,然后深翻入土。3.2 追肥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一般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各追施一次,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同时,可以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播种4.1 种薯处理在播种前1-2天,将种薯切块,每个切块重量为25-30克,带1-2个芽眼。切块后,将种薯放在散射光下,温度控制在10℃-15℃的环境中,摊开2-3层,使种芽呈1cm-1.5cm的紫壮芽时进行播种。4.2 播种时间与密度当地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播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20日至5月1日。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施肥量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亩保苗4000-5000株。采用单行或双行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4.3 播种方法播种时,将种块摆放在垄沟内,深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覆土8-10厘米,及时镇压。播种后,垄面覆盖0.01毫米以上厚度的黑色地膜,地膜幅宽100-120厘米,两边拉紧、用土盖严,覆土厚度约2-3厘米。田间管理5.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对于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移栽或补种。5.2 中耕培土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2-3次中耕培土,以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培土高度以不露薯为宜。5.3 灌溉与排水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进行灌溉和排水。在马铃薯生长初期和块茎膨大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涝害。病虫害防治6.1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和病毒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及时排水等农业措施;同时,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6.2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马铃薯瓢虫等。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虫害发生时,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采收与贮藏7.1 采收时间当马铃薯地上部茎叶变黄、枯萎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以减少贮藏期间的病害发生。7.2 采收方法采收时,先用镰刀割去地上部茎叶,然后用铁锨或挖掘机将马铃薯挖出,注意避免损伤薯块。挖出的马铃薯要及时晾晒、分级、装箱或装袋,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