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供给的四种模式PPT
服务供给的四种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纯公共物品服务供给模式1.1 概念及特征纯公共物品由于其绝对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市场根本无法提供,因此,必须由政府...
服务供给的四种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纯公共物品服务供给模式1.1 概念及特征纯公共物品由于其绝对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市场根本无法提供,因此,必须由政府来供给。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了完全由政府来供给的必要性,并且强调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也就决定了政府是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1.2 存在的弊端尽管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来供给可以维护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平稳发展,但政府供给纯公共物品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效率低下政府对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是一种市场化的管理,因此缺乏市场效率资源浪费政府对纯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因此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机构膨胀政府供给纯公共物品必然要增加政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容易造成机构膨胀和冗员过多预算扩张政府供给纯公共物品是通过征税或收费来实现的,这样会加重纳税人的负担,同时还会引起预算的扩张 准公共物品服务供给模式2.1 概念及特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纯公共物品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大量存在的是准公共物品,即具有不完全非排他性或不完全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由市场来供给的公共物品。从大类上划分,包括自然垄断产品、教育、城市供水供电等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和一些公共服务等。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可以自发地提供,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如外部经济效应)难以做到有效率的供给,也称为俱乐部产品。2.2 准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付费搭乘模式俱乐部产品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即谁使用谁付费。使用这种模式的前提是俱乐部产品消费人数相对较少时其内部成员对费用的分摊不大。例如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的收费标准下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共同出资模式当俱乐部产品消费人数相对较多其内部成员对费用的分摊较大时,这时往往采取共同出资的模式。例如城市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往往采取这种方式。另外对于具有社会风险的俱乐部产品也应该采取这种模式,政府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减少企业的风险并使得企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有利于俱乐部的再生产财政资助模式在俱乐部产品需求人数较多而且其消费具有较大外部经济效应时应该采取这种模式。政府应该通过财政给予一定的资助来提高俱乐部的消费质量或者降低俱乐部的消费成本。例如教育就适合采取这种模式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在俱乐部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采取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政府将特许经营权授予某一个企业,在合同期内该企业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合同期满后该企业再将其项目回收并对社会开放。使用这种模式时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防止效率低下和消费者的权益受损。(移动、联通竞争模式)。此外对某些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俱乐部产品的总俱乐部产品应该将其内部结构划分为各个俱乐部产品并分别采取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来提高效率。例如地铁系统就可分解为若干个子俱乐部产品并分别采取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出租车系统就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个子俱乐部产品并分别特许经营(目前呼市已将出租车公司化)。目前移动和联通两大电信企业也适合采取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信号塔和收费路)。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俱乐部产品由于其外部经济效应较大应该由政府采取特许经营权竞争模式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来提高效率。(呼市公交车)非付费搭乘防范模式由于搭便车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俱乐部产品之中而往往导致这些俱乐部产品供给不足这时应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进而提高俱乐部产品的消费效率2.3 社会事业社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实现公共服务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要促进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城市方面,可以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农村方面,可以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并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及环境保护等事业机构。此外还要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事业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并发挥事业单位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总之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与努力并最终实现社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市场供给模式3.1 市场在非纯公共品领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