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为了加强新时代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情感和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三条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坚持群众路线;(四)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五)坚持注重实效。第四条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规范:(一)尊重国家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尊重和借鉴世界各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第二章 职责任务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六条 国务院应当制定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规划,指导全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第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指导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八条 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九条 媒体应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报道,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第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履行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职责。第三章 实施措施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十二条 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应当免费或者优惠向公众开放,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第十三条 国家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注重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第十四条 国家应当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推动网络文明发展。第十五条 国家应当加强对外宣传,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增进中外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