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流程PPT
本指南旨在为处理医疗事故提供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如何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定义与分类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
本指南旨在为处理医疗事故提供指导,帮助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如何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定义与分类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报告与记录发生医疗事故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报告,并妥善保存相关记录和资料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工作如有患者受到人身损害医疗机构应当及时与患者协商解决,并按照规定向患者支付赔偿调查与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进行鉴定鉴定应当依据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得出明确的结论鉴定结果应当向患者和医疗机构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处理与惩罚根据鉴定结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一级、二级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医疗机构改正,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处罚对三级、四级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并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如果医务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预防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诊疗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诊疗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让患者了解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和处罚,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应当主动与患者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损失医疗机构应当与患者建立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反馈,改进服务质量和流程对于涉及医疗事故的相关人员进行诚信记录和信用评价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