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清明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PPT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节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清明祭祀在表达民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德追求,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民德归厚的重要载体。这个节日体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也凝聚着民族精神。因此,我们更应当深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将其传承下去,弘扬其精神价值。1.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日子。通过扫墓、祭祀等活动,人们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体现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不仅是对个体的尊重,更是对家族、民族历史的尊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品德,以期在先辈的榜样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2. 顺应天时,和谐共生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大地回春、生气旺盛的时节。人们在这个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体现了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3. 家族凝聚,文化传承清明节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时刻,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风家训的重要场合。在这个节日里,家族成员共同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不仅增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传统。这种家族凝聚和文化传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4. 感恩生活,珍惜当下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感恩生活、珍惜当下的时刻。在扫墓祭祖的过程中,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感恩先人的养育之恩和家族的传承之恩。同时,人们也珍惜当下的生活,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感恩和珍惜的心态,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结语清明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精神价值的传统节日。通过深入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传承和弘扬清明节的精神内涵,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